藍調 12 小節格式
| I7 | IV7 | I7 | I7 |
| IV7 | IV7 | I7 | I7 |
| V7 | IV7 | I7 | V7 (turn around)|
以 C 調而言 :
| C7 | F7 | C7 | C7 |
| F7 | F7 | C7 | C7 |
| G7 | F7 | C7 | G7 (turn around)|
G7和弦在C調中通常扮演張力比較強的角色,會使人的感覺傾向
C 和弦移動,通常的形容詞就是 緊張 -> 紓解。應用在一般的歌曲上,聽到
V 級和弦 -> I 級和弦進行通常就能確立歌曲的調性。
但爵士樂通常不會只滿足於一個 V->I 的和弦進行,常會在 V 級和弦的前面再加上V級和弦的 V 級和弦。
以 C 大調而言,原本的 V-> I 是
G7 -> C7
在 G7 和弦前面再加一個 G7 的V 級和弦,”Dm7” ,和弦進行就變成了
Dm7->G7->C7。
再一直加下去:
Bm7b5
-> Em7 ->
Am7 -> Dm7
-> G7 ->
C
基本上就是不斷的五度進行,其實換另一個角度看,這也是爵士最常用的 II-V-I 進行 !
但爵士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即興。
如何在既有的和弦架構下即興 ?
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用 “和弦內音”。
要知道和弦內音,就要知道和弦結構 !
XMaj7 ( XM7) 和弦 : R + 大三度 + 小三度 + 大三度
Xmin7 (Xm7) 和弦 : R + 小三度 + 大三度 + 小三度
X7 和弦 : R + 大三度 + 小三度 + 小三度
所以 .. 找出組成音 !
先從屬 7 和弦開始 :
C7 > C, E, G, B
G7 > G, B, D, F
D7 > D, F#, A, C
A7 > A, C#, E, G
E7 > E, G#, B, D
B7 > B, D#, F#, A
Gb7 > Gb, Bb, Db, Fb
Db7 > Db, F, Ab, Cb
Ab7 > Ab, C, Eb, Gb
Eb7 > Eb, G, Bb, Db
Bb7 > Bb, D, F, Ab
F7 > F, A, C, Eb
接下來,Xmaj7, Xmin7 ……
剩下的, 練習吧 ! 聽出和弦進行 ! 彈出和弦內音 !
(其實沒那麼簡單 … @@ )
剩下的, 練習吧 ! 聽出和弦進行 ! 彈出和弦內音 !
(其實沒那麼簡單 … @@ )
"以 C 大調而言 :
回覆刪除| C7 | F7 | C7 | C7 |
| F7 | F7 | C7 | C7 |
| G7 | F7 | C7 | G7 (turn around)|"
這不叫 C大調,叫做 C key 藍調
sorry ~ 一時疏忽, 感謝 !
刪除